深圳代生孩子网

9000万网友“云养娃”背后的冯玲医生:封城后310位产妇平安生产

997

(健康客户端记者梁缘武汉同济医院童萱)“我宁愿自己感染,也无法忍受手术出现并发症,我无法原谅自己。”手术护目镜、防护面罩不透气,戴久了人一呼气就起雾,看不清。有时候做着做着,同济医院产科主任冯玲就摘下护目镜,完全忘记了自己可能暴露的危险。

截至3月18日,同济医院产科接诊了364位孕产妇,310位产妇在同济平安生产,其中41位是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产妇,在这里,孕产妇零感染、医护零感染。

“裸奔”上阵为新冠孕妇剖宫产
“当时,产妇急诊收入院,并没有发热症状,核酸结果也还没出来,手术完了,核酸结果却显示阳性,感染!”
提到最让冯玲感到后怕的,莫过于一次“裸奔”上阵为一位急诊产妇剖宫产手术。当时产妇急诊收入院,尽管没有发热症状,但由于情况紧急,还没等核酸结出来就上了手术台,结果手术完了,核酸结果却显示产妇是阳性。
2020年1月中旬,从第一例术后才查出核酸阳性的产妇开始,冯玲的心就一直悬着。产科不同于别的科室,特殊时期,更要“特殊”地保持正常运转。1个多月里,同济医院产科主任冯玲每日必在同济几个院区奔走,协调、手术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50多天里,她和她的143人产科团队“来者不拒”,将每一位来到同济的孕产妇24小时呵护着,他们是新冠肺炎期产妇的护佑天使。
“我宁愿自己感染,也无法忍受手术出现并发症,我无法原谅自己。”手术护目镜、防护面罩不透气,戴久了人一呼气就起雾,看不清。有时候做着做着,冯玲就摘下护目镜,完全忘记了危险。


与疫情赛跑,48小时向全国发出孕产“攻略”
孕妇处于免疫耐受状态,加上孕期特殊的生理变化,孕产妇易遭受病原体感染,导致发热,如何区分普通发热和新冠感染症状?没有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病房,发热孕产妇与普通孕产妇如何隔离?孕妇疑似感染,新生儿出生后如何处置,怎么和新生儿科医生配合?……
“这应该是共性的问题,需要和全国同行共享问题解决方案。”冯玲紧急联系同济妇产科马丁院士、儿科罗小平教授、新生儿陈玲教授、产科陈素华教授、曾万江教授等,短短48小时的起草、修改、讨论、定稿,向媒体和全国同行第一时间发布了《同济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》,呼吁全国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须特别关照孕产妇及新生儿。

2月2日大年初九,早上8点,一位孕40周、高度疑似新冠感染的陈女士被推进手术室,这台手术正是由冯玲团队主刀。“当时她一边伴有阵痛、一边发热,CT影像明确提示病毒性肺炎,必须马上手术。”孩子出生后36小时,经过核酸检测确认阳性。这也是世界最小年龄新冠病毒感染者。

“我们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,我们有妊娠合并新冠肺炎的诊治经验,一定要给国家真实有效的资料。”为此,冯玲谢绝了媒体对她个人的采访,参与编写了《新冠肺炎孕产妇分娩期管理建议》、《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冠病毒感染专家建议》等,还主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科防护手册》,目前已出电子版在线分享。


和9000万网友一起“云养娃”
“亲爱的小石榴你好,我是30天前接你来这个世界上来的冯玲奶奶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奶奶祝小石榴和你的小伙伴们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。”3月3日,在小石榴满月的“云派对”上,冯玲在家中为小石榴录制了满月祝福。
2月3日凌晨,一位孕周41周多、双肺感染、羊水浑浊的孕妇辗转几个医院,终被急诊收入同济医院。
“当时同济主院区没有专门的产科传染病隔离病房,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医务处,为她腾了一个隔离发热病房。”接诊的产科医生刘海意记得很清楚,半夜1点,产妇和她的丈夫一起来就诊,当时,她和她的丈夫核酸呈阳性,均已感染。
新冠肺炎期,遇到一个发热的产妇,手术前后需要2、3个小时的消毒。加上产科部分医生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支援,手术资源极其紧张。当天下午一等到空的手术室,刘海意立刻准备急诊手术。三级防护服、护目镜下,手术视野局限,手套戴两层,远不如平日灵巧,再加上紧张压力,医生不停地出汗。“你身体不好,还是我来上。”冯玲拉住了已准备好上手术的刘海意,坚决自己冲上前,只让刘海意在隔离手术室外沟通协调新生儿的转送。
“那一次应该是我第一次穿防护服手术,没想到,冯教授拉住了我,作为我们的老师,她完全践行了一个党员英勇无畏的精神。”事后刘海意感动地回忆着。
手术顺利,小石榴出生了。刘海意第一时间将小石榴送到了新生儿病房陈玲教授手里,由新生儿科的临时妈妈们照顾。术后,小石榴的妈妈被送回同济医院感染隔离病房继续治疗,小石榴的爸爸则在武汉肺科医院住院。一家三口分隔在三个不同的病房。

3月12日下午,被网友们“云守护”的孩子小石榴顺利出院,和康复后的石榴爸妈团聚了。

9000万网友“云养娃”背后的冯玲医生:封城后310位产妇平安生产

参考资料